苏州看守所里面的生活是怎么样的?

位于苏州相城区黄埭镇的苏州市第三看守所,集中关押未成年在押人员以及判处拘役人员,并根据未成年人、醉驾人员各自特点,强化个别教育和感化措施,让在押人员从心底里认识错误、主动愿意积极改造。

位于苏州相城区黄埭镇的苏州市第三看守所,集中关押未成年在押人员以及判处拘役人员,并根据未成年人、醉驾人员各自特点,强化个别教育和感化措施,让在押人员从心底里认识错误、主动愿意积极改造。

进入监区,手机被绝对禁止

经过必要的司法程序后,因醉驾被捉者就会收押进市第三看守所,女性则被送至第四看守所(女子看守所),有重大疾病者暂时不予收押。

这些人来所后的第一步,就是要集中参加体检,包括查血常规、心电图、胸片、血压、B超,保证在押人员没有身体隐患。

接下来,在押人员每人都会领到一些必要的生活用品,包括脸盆、毛巾、洗衣粉、卫生纸、肥皂等。为了防止有人想不开自残,牙刷柄只有短短2厘米长,杯子等容器全部都是塑料制,保证安全。

进入看守所前,每人携带的项链戒指、金属制品、手机、银行卡、身份证等贵重物品,都将被交出妥善保管,出所后完整交给本人。像手机这类通讯工具,监区内被绝对禁止,防止意外。

在押人员每天能吃些啥?

进入看守所后,在押人员究竟吃什么,伙食好不好?对许多人来讲始终显得神秘。记者了解到,在苏州各大看守所,都会依据给养标准及要求,看守所制定合理的“每周食谱”,大荤小荤轮流安排,并在监室内进行公示,保证在押人员膳食营养均衡。

在押人员实行分餐制,一人一饭盒,确保在押人员吃饱、吃熟、吃热、吃的卫生。对有特殊饮食习惯的少数民族在押人员和外籍人员,看守所会适当照顾做清真餐。对患病或牙口不好的在押人员,根据病情需要,提供稀饭、面条等病号餐。

值得一提的是,今年4月,一名在苏意大利籍公司老总,因醉驾被关押至市第三看守所。初进监室,看到这名外籍人员心理波动较大,作为管教民警的张洪飞,主动自学英语与他沟通,安慰他好好改造。吃不惯中国餐、不习惯喝热水,小张给他代购了牛奶、面包、土豆、矿泉水,尽可能改善饮食。羁押45天后,这名意大利人顺利出所。

在看守所监区记者看到,在押人员每天会吃三顿饭,分别为早晨7:45早餐,中午11点的中餐,以及晚上5点的晚餐。每到饭点,放着大桶饭菜的送餐车,就会来到各个监室门口,在押人员有序排队、由值日生逐一发放。

如果想要吃点零食或加餐,所内设有小超市,允许在押人员自购食品,一个礼拜买两次,每次限额200元。身体差、家里条件差的,还可以向看守所申请经济补助。

看守所还配备了直饮水和洗漱用热水两套系统。直饮水系统通过单独的饮用水管道将开水引入监室,在押人员打开龙头就能喝上热水。太阳能热水器提供在押人员洗漱用热水的供应,保证在押人员每天能洗上热水澡。

除了组织学习,还有生产劳动

在押人员毕竟是有错在先,对他们及时进行改造是重中之重。在每天的生活中,特别是因醉驾被羁押者,他们究竟要做些什么呢?

“他们首先要做的,就是要学会整理内务,包括同一监室的打扫卫生、被褥叠放等,每周都要有2名值日生,轮流做。”管教民警说。


对于酒驾在押人员来说,每日学习是必不可少的。包括学习法律法规、看守所规章制度,还会统一安排他们看书、读报等,并为有需求的在押人员统一订购文化书籍。针对不同人群安排相应的学习内容,如对未成年人还会有意加强国学教育等。这样的学习,每天都会持续2小时左右。苏州图书馆还特意在看守所设立了分馆,数千册藏书可满足民警及在押人员随时借阅。

除了学习,在押人员还有生产劳动。相比过渡监室,普通监室的劳动时间会稍长一些,每天约4小时左右。所做的事情多半为容易操作的简单活,如插线、穿插二极管等。记者了解到,这样的劳动并不会刻意要求必须做多少,年老体弱者可以少做点。

为了保障在押人员的身心健康,看守所按照“严而不死、活而不乱”的原则,科学安排在押人员一日生活内容,保证每天至少8小时的睡眠时间,保证每天上午、下午各一小时的室外活动(天气恶劣情况下除外)。并适时播放背景音乐,舒缓在押人员精神压力,缓解对立情绪。

每个礼拜,看守所还会组织一次大课教育,告诉大家需要注意的事项,宣讲醉驾危害。每个月,每名在押人员都要写1篇不少于500字思想汇报。每逢节假日,看守所也会组织拔河、跳绳、打牌、下棋等娱乐活动,丰富监区生活。

每天晚上6:30—9:00,看守所还会统一向各个监室播放视频信号,组织在押人员收看中央一套、六套等电视节目。每逢除夕等重大节日,监区放电视时间会适当延长两小时,让大家开心过节。

心里有“疙瘩”,管教会来聊聊天

“这部分人进入监区后,心理波动是比较大的,特别是首次入所的,刚一来情绪很不稳定。”苏州市第三看守所教导员周圣贤说。这个时候,管教民警的心理疏导就显得尤为必要。除了日常及时谈心,管教还会让同监室人员主动找这些人多聊天,让他们逐渐适应监区生活,实在波动较大,还会派出心理辅导师积极介入。一般7天以后,这些人的情绪就会平静下来。

在醉驾者中,有一些人还患有酒精依赖症,情绪十分烦躁,管教民警对这些人的在监生活给予多方关心,督促其积极配合治疗。

在押人员入所后,能够得到亲情关怀尤为珍贵。看守所意识到这一点,每月都会安排一两次亲情电话,每次不少于20分钟。

看守所实行“全天候24小时”接受家属送衣、送物。在此之前,看守所还开通了网络视频会见。内的在押人员可通过双向视频,与自己的亲属网络视频会见。通过这种方式,充分体现监所管理服务的人性化。

沪ICP备2022031909号-1 沪公网安备31011702889128号